以现有世界城市存在的最高密度,如纽约、东京、首尔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计算。
人类史上最高居住密度是香港九龙城寨,每平方公里190万人——对,你没看错,就是每平方公里190万。
如果你能接受这种居住环境,那么,打个折计算,每平方公里100万,即每平方米一个人。那么,上海6000平方公里可以住60亿人,基本上可以把全世界人口塞进来。我猜地狱大概就是这个样吧,毕竟历史上死了那么多人都挤在那里。
人口密度最高的三不管地带:九龙城寨 铁血网上海辖8个中心城区、8个郊区以及1个县,面积6340平方公里。
按照现有城市(印度孟买)最高密度30000人/平方千米计算,可住190 200 000人,即19020万人;
按照纽约曼哈顿区人口密度为27627人/平方千米计算,可住175 155 180人,即17515万人;
按照东京特别区(23区)14538人/平方千米,可住92 170 920人,即9217万人。
其中,东京的人口密度数据是十分具有可比性的。
结论就是,上海再住四五千万人,没有问题。如果这个密度城市就崩溃,东京巴黎早死机了。
第一名分析的很好。中国城市辖区面积很大,但是真正的建成市区面积却不大,所以城市很拥挤。所以城市拥挤的主要问题不是城市面积小,而是城市建设太慢,适应不了城市化进程的需求。
扯远了。那么上海极限能容纳多少人,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计算下:
1.按照大部分人住别墅的松散城市密度,比如美国洛杉矶,一般是5000人/平方公里计算。上海可以住3150万人。(上海还没有这么多人,却很拥挤,原因就是第一名分析的,建成市区太小)
2.按照1万人1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平均人口密度,上海可以住6300万人。
3.按照2万人1平方公里的中国城市规划标准,上海可以住1.26亿人。
4.按照广州石牌村的10万/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,上海可以住12.6亿人,几乎是全中国的人口了。
5.按照九龙城寨190万人/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,上海可以住120亿人,全世界人口的2倍。
当然看上去很夸张,但是九龙城寨是城建水平很低的村落,如果按照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建设,也不一会像地狱那么糟糕。一般城市人需要的空间平均是200平方米就很舒适了。如果按照100万人/平方公里计算,那么需要的城市面积是100万*200=2亿平方米,容积率按0.5计算,那么城市主体是400~500层的摩天大楼的立体城市即可达到,现有技术水平还是可以办到的。
结论:
如果上海50%的面积,建成500层的摩天大楼,中间以立体道路连接,在现有技术条件下,可以容纳全世界70亿人较为舒适的居住,这应该是现有技术的极限了。
---------------
我们再把问题延伸下,中国能居住多少人?
中国宜居面积500万平方公里,如果30%用来建设城市,剩下的工业农业。那么就是150万平方公里。按照100万人/平方公里的龙寨密度,建成500层以上的立体城市,总共可以住:150万*100万=15000亿人。也就是1.5万亿人。几乎是现在中国人口的1000倍。
那么1.5万亿中国人的地球是什么样子?
中国人如果可以维持20%的地球人口比例,那么全球那时应该有7.5万亿人。
中国人均GDP现在是7000美金左右,按1万美金计算。经济增长一般是人口增长的平方,人口增长1000倍,经济会增长1000*1000=100万倍。到那时中国人人均gpd可能达到100亿美金,国民生产总值则可能高达1500万亿亿美金,这种生产力不敢说可以征服银河系,但是改造太阳系估计都够了。那时每人可能都有一辆太空穿梭机,当然也可能是一家有一辆太空穿梭机,火星已经改造成大花园或者殖民地,没事就去火星土星旅游下,就像现在自驾去西藏新疆一样平常。
只要你不把人当人,全地球的人都可以塞进去。
这个问题很老了,以前的观点是让上海塞进去更多的人,学日本。
但实际上理想的目标应该是让全中国有更多的上海,学美国。
在学日本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障碍:
城市规划和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地位无法撼动,
导致疏解城市核心区域功能的计划推进很慢,大城市圈因为交通问题也很难实现。
在学美国的道路上我们也遇到了困难:
只会利好钢筋水泥,是没办法把内陆城市变成上海的,但他们只想利好钢筋水泥。
有一个很典型的问题:上海至今没有市区前往奉贤区和金山区的轨交体系。
是因为上海市没钱吗?显然不是。那是因为什么呢?
正确答案,从来不存在极限。
难道你真的以为,这个地方今天只是正好塞了2400w人吗?
其实只要你抛弃诸如“因为是个人,所以应该拥有A/B/C/D等”的天然观念,那随便塞啊。这就好比上海人均四平的年代,我家就是2平水平的特困户,可是低于2平的就不能住了嘛,当然可以啊。低于2平的家庭俯仰皆是,他们不都活着嘛?实在没空间还可以搭阁楼,挖地洞,空间不就来了嘛,至于什么睡觉洗澡,就是一块板一条布的事情。
对了,当时的民众认知里的“上海”地理面积你知道有多大吗?我告诉你,绝对不会大于下面这张图里标出来的。
这便是上海这个城市存在的真正奥义(也正因此,所以即要维持劳动力规模又不能无限制地塞,那和奥义便产生冲突了),所谓的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”是对解放后几代上海人的无情讽刺,老奶牛早都已经被折腾得绝后。